導語:
STEM教育是指在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領域的教和學,是一個偏理工的多學科交融領域,它源于發(fā)達國家對本國人才培養(yǎng)的反思。
進入21世紀,人才的培養(yǎng)不再簡單是應試能力和技能的疊加,更多是綜合素質的疊加,尤其是在文化多元的今天,更多的是需要學生具有更多的創(chuàng)新技能以及掌握更多的方法。目前,教育部門重視學生發(fā)展素質教育,而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西山學校一直都在深入推動課堂教學改革,轉變教與學的方式,打造高效課堂,促進學校辦學質量的提升。
STEM課程培訓現場
為全面提高西山學校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深入系統(tǒng)推進STEM課程,構建優(yōu)質課堂模式。西山學校誠邀上海璞遠STEM衍究院總經理徐冉,上海璞遠STEM衍究院研究員、上海市靜安區(qū)中小學科學教研員、中國教育協(xié)會中小學科學教育委員會委員孔云峰到校作STEM課程培訓講座,為學校各學部跨學科整合型STEM課程的開發(fā)及推進提供借鑒和啟示。
龐志濤副校長主持講座
8月13日,西山學校STEM課程培訓講座在初中部二樓多媒體教室舉行。講座開始前,西山學校副校長兼辦公室主任龐志濤向在座教師介紹了此次培訓的專家及培訓流程。隨后,孔云峰老師以一段短視頻開場,通過視頻里的種種案例向教師們展示了何為STEM教育,并從STEM教育及其國內外發(fā)展,STEM教育于中國的重要意義,中美STEM教育“技術與工程”領域的對比,開展STEM教學的意義,STEM教學理念五個方面讓教師們深刻領會到STEM教育對西山學校課堂教學方面的深遠影響。
主講人:孔云峰老師
教育家杜威認為教育不能脫離現實環(huán)境,不能孤立地、抽象地訓練學習者的思維力。孔云峰老師在培訓講座中指出,STEM課程是以現實世界的真實問題為載體,把學生置于復雜、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中。通過開展一系列實踐活動,驅動學生在真實情境的問題解決過程中,將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等多學科知識和技能進行整合應用;谠O計思維、STEM項目協(xié)作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對項目問題進行探索,綜合運用STEM多學科知識和技能,有效利用教師提供的各種資源與工具,最后以創(chuàng)意物化形式解決現實問題,培養(yǎng)學生STEM素養(yǎng),發(fā)展學生溝通協(xié)作能力、批判性思維、創(chuàng)造性與問題解決能力、成長型思維等21世紀技能。
孔云峰老師精彩有趣的STEM課程培訓讓在場領導、教師深受啟發(fā),對STEM課程樹立了全新的認識。在今后STEM課程教學中,要以全方面、多維化的角度面對學生;以綜合多學科課程標準來設計課程教學目標;以設計思維方法作為教師教學創(chuàng)新的指導策略,把理論與實際教育教學不斷深化融合,從而培養(yǎng)學生多方協(xié)作能力及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STEM教育有理論也要有實踐,此次培訓最大的特點是教師參與式培訓。8月13日-14日,上海璞遠STEM衍究院的專家就各學部不同的STEM課程實踐操作對教師們進行了系統(tǒng)培訓,旨在通過學操結合,進一步推動西山學校STEM課程向深度發(fā)展。
針對不同年級,STEM課程設置不同,但相同的都是STEM課程中的設計思維,以創(chuàng)新、以人為本的方式解決現實復雜的問題,并在解決問題中都需要將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等多學科知識和技能進行整合應用,在分享、幫助、協(xié)助中讓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各方面綜合素質。
楊柳老師發(fā)表培訓感想
教師們在課程培訓結束后紛紛表示受益匪淺,STEM課程通過實踐、交流、分享、評價四個方面不僅豐富了教師專業(yè)知識,提高了教師綜合素質,也拓寬了教師教育視野。
西山學校將繼續(xù)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推動STEM課程有序開展,提高西山的教學創(chuàng)新能力和人才培養(yǎng)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