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話題是《溝通,從心開始》
來西山已是第二個春秋了,也當了兩年的班主任了,兩年來的班主任經(jīng)驗告訴我,做好班級工作,和學生進行有效的心靈溝通非常重要。一切管理能夠?qū)嵤┑轿,首先要有心靈的真正溝通,在我看來,心理管理是基礎又是終級目標。
心靈管理的第一步是:對學生要有充分的了解與理解,要做好班主任,首先是了解并理解學生的苦樂,學生在高中階段遭遇的困難應該是前所未有的,一方面有家庭的煩惱,如親子關系惡化,家庭的矛盾異常尖銳包括離異、單親矛盾激化,缺少家庭溫暖——愛太少、愛太多、愛不當,又是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家長與學生文化上心理上的巨大差距都是苦惱。另一方面,學習的煩惱如考試的挫折、學習困難、厭學等,讓他們對學習感到很無奈,食之無味,又棄之不得。
這是我班上一位同學周記里的一段文字:
“臨近期末了,周圍的人都異常興奮,都在討論著放假、回家的事。假期,曾經(jīng)我也一如他們那樣的期待,可如今我卻很討厭放假。因為我再也找不回曾經(jīng)的家了。曾經(jīng)的家是一個令我倍感溫馨的地方,只要一回到家里,學校里所有的學習煩惱、壓力都會在一家人其樂融融的說說笑笑中煙消云散。可,如今一切都變了。我就像是一顆四處游蕩的浮萍,找不到歸處。”這位同學因為父母離異,心靈上遭受了巨大的創(chuàng)傷,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走出來。那段時間一直和他做思想工作,和他家長溝通,后來他才漸漸地接受了事實,慢慢地調(diào)整回狀態(tài)。
針對青春期的學生,只有分清他們身上困在何處,才能對癥下藥。
第二步:在充分了解了學生成長過程中的諸多困難之后,作為班主任,管是責無旁貸的。但要注意角色合理置換,作為班主任是孩子們成長道路上的監(jiān)管者,更是保護者,引航者,應該遵循著以共情為原則、勵志為方向、信任為鑰匙的導向。
首先以共情為原則。所謂共情,就是想學生所想,換位思考,來建立互相信任的師生關系。每做思想工作,都先自己打好腹稿,先從學生角度去思考他的立場與觀點,然后再把我的想法和觀點跟他交流,讓他明白,老師是懂他的,只是覺得可能他的想法還不成熟,或者老師可能誤解他了,坦誠真心地面對。學生如果能被你說得真誠地低下了頭,事情就好辦了。
其次以勵志為方向:有人說:“人性本懶”。確實,人性趨樂避苦,惰性是很難根除的,只能時時提醒與之奮戰(zhàn)。要不斷地鼓起學生的勇氣與斗志,建立目標感,樹立學生的目標,收獲成長的快樂與幸福。每周,我都會利用班會課和他們分享不同的勵志故事,真心當眾表揚我們同學中進步的典例。在一路奔向目標時,我們成人都要退縮畏難,何況是孩子呢?他們的三分鐘熱度,他們的自控能力弱、他們的毅力差,難道不是我身上的缺點嗎?當我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毛病時,我就跟學生說你們身上的缺點我都有,慢慢來,不要著急。
再者以信任為鑰匙:相信每個孩子都有一顆向上的心,相信每個孩子的潛能,相信愛能溫暖每個人的心,相信良好的溝通能化解隔閡。如通過周記溝通心聲,多和家長進行電話家訪,多去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多去反映學生進步的信息,讓家長不再一見到班主任的電話就條件反射“我的孩子在學校又闖什么禍了?”班級工作盡量嘗試放手讓學生去做,既讓自己輕松些,又鍛煉了學生的能力。
“用心才能快樂”,心靈的溝通拉近了我和學生的距離,兩年的付出與艱辛也讓我收獲了不少的幸福。路漫漫其修遠兮,馬上就要步入高三,在這即將充滿挑戰(zhàn)的一年,我將繼續(xù)用我的真“心”和我那可愛的的學生們并肩行在幸福的康莊大道上。
西山學校高中部 黃麗華《溝通,從心開始》2014年第七屆班主任工作經(jīng)驗交流演講